yl 发布的文章

孩子成长的速度,任你怎么追也追不上。

14年3月27日,羊羊正式成为了我们家里的一员,虽然早知道她会来,可是看着产床旁躺在育儿床里的她,我还是觉得陌生。痴痴地看着她,就这样痴痴地看了两个小时,然后护士把她放在我怀里,那一刻我忘记了所有。与小家伙一同出了产房的大门,家里人迎上来,是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,为了这个新生命,为了真正成为母亲的我。

后来,羊羊会爬了。每次下班回到家,她都会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来到我的身边,咿咿呀呀,到底说了些什么呢,只可意会不可言传。为娘的心里暖呀,抱着她亲个不停!

带着羊羊长大的道路平坦,且不崎岖。

羊羊喜欢书。我想陪“读”是语文老师的本能,读些“乐”出来,读些“美”出来,读些“真”出来。2岁半后她就愿意自己拿着一本书看,嘴巴里不知讲些什么,有时是书里的内容,有时是自己的“胡说八道”,这一坐就能坐上半个多小时,好一副小大人模样。愿,只愿,羊羊做个内心充实的人,充实的内心会让她幸福。

羊羊热衷唱歌。虽然她的成名曲“小燕子”从来不在调上,可是自己唱着开心,我们听得乐呵。愿,只愿,羊羊能活出自己,不顾虑,不彷徨。

羊羊无惧挑战。能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地拼好中国地图,有时候拿出个别省份的拼图,她也能碰碰运气叫出名字来。起初只是好玩买了拼图,可孩子就是这样,接触了什么就了解了什么。愿,只愿,羊羊多听多看,然后多选择。

羊羊会哄爷爷奶奶开心。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先去跟爷爷奶奶问早安,每次外出回家时也马上跑到爷爷奶奶房间去报平安。吃东西前先给爷爷奶奶早已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,拿起小抹布装样子似的帮奶奶擦地,可心地对爷爷说你辛苦了,我会乖乖的。愿,只愿,羊羊心中有别人,懂得感恩,懂得爱。

……

羊羊听话过,贴心过,虽然现在也不能算不懂事,但终究是走上了熊孩子的道路。

这个丫头开始钟爱做导演,一切的一切必须按她的剧本来,只要不合她的意就嚎啕大哭。奇怪,我明明是个狠心的妈妈,每遇她哭时都会让她哭个痛快,直到觉得没劲。我从没有不合理地迁就、屈服呀,可她还是将这哭的本领练就得炉火纯青。

专家天天呼吁,要珍惜孩子的各种敏感期。可规矩不得不做,我每天像钟摆一样,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“犹豫”。算了算了,教无定法是真道理,还是摸索着因材施教吧。

现在,羊羊长大了,我再下班回到家里,她会伸开双臂拥抱我,“妈妈,我想你了,见到你好开心!”为娘的心里美呀,抱着她亲个不停!

这个小东西是我的羁绊,但这份羁绊总能在我累到无力吐槽时,给我播洒些阳光,温暖我,激励我。

到底是我给了她无尽的陪伴,还是她为我带来了和煦的阳光?不纠结了,总之,守着阳光守着她。羊羊,三周岁快乐!

前几天一直忙着上课,也没有抽出时间陪羊羊读书。趁着今天休息,一口气给她讲了好几本新书。突然发现,这个孩子不知不觉的,已经能静静地听这么久了。眼神的专注让人欢喜,虽然以往羊羊也愿意听,但总是琢磨这个琢磨那个,问东问西,有时候听兴奋了又跑来跑去,使故事几次中断。我也犹豫过要不要阻止她,可想想不要让孩子拘泥于听的形式,也想到要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,所以没有刻意要求。但是每次读书前,我会跟羊羊约定,要认真听故事!

孩子的成长真是神奇,很多习惯就在不经意间养成了。看着听绘本这么享受的羊羊,我也很享受,这样的午后时光,真好!

自有了羊羊就一直重视带她阅读,绘本开始。绘本中,看似简单的故事,实际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,隐喻的观点。每一本书都有它自身的魅力,不一样的画风、文字,孩子听着听着,开始看了,看着看着开始想了。羊羊快要3周岁了,语言表达能力不错,爱讲绘本中的故事,更爱自己编故事,为娘的甚是欣慰。

今年1月28日到2月1日安排了香港迪士尼转广州长隆的旅行。飞机上羊羊兴奋不已,她对我说:“妈妈,我今天好开心哦,你看我们在云彩上呢!”对于孩子来说陌生的城市并不陌生,走在香港、广州街边,羊羊自由自在,东张西望。看到好几个阿姨聚在路边吸烟,她问我:"妈妈,为什么女阿姨能抽烟呢?"吃着贴满甜甜圈的漂亮冰淇淋,羊羊感慨:"妈妈,我好喜欢这甜甜圈冰淇淋。"她惊喜于迪士尼里会说话的垃圾桶,念念不忘长隆里能喂长颈鹿美味的树枝。

看似一切都那么美好,可是娃的另一面让我不知所措。我印象中,羊羊虽然活泼,有时候兴奋过度,爱疯爱闹,但一直能讲通道理。本次旅行中的她却彻底让我对她“刮目相看”。目无旁人大喊大叫,怎么讲也不听。遇到不顺心的事开始大哭,什么办法也没有。因为她我开始变得暴躁,弄得一路上我们母女脸红脖子粗。不禁感慨,我以前的小羊羊哪去啦?乖巧的她,可爱的她,怎么影子全无,我到底该怎么教育她?直到老公跟我说话,我不耐烦地表现出我的急躁,恍然间,刚才的我好像是翻版的羊羊。原来我一直弄错了方向,总想着孩子身上哪里出了问题,却不曾反面想一想自己身上的问题。细细想来,羊羊每次无理取闹的时候活脱脱一个翻版的我。问题在我,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羊羊,而我竟然不自知,还试图想在孩子身上找原因。

育儿先育己,当把自己做好时,孩子也就跟着改变了吧!

今天晚上带她去商厦。她在里面吵吵闹闹大喊大叫,有点不像话。回来的路上我跟她说,那是一个公共场所。你这样吵吵闹闹的实在不像话,以后妈妈不带你来了。羊羊马上说,妈妈,我下次不再吵吵闹闹了,你下次还是带回来吧,对不起喽。

有一天羊羊跟奶奶说。奶奶,你可真是一个淘气的奶奶呀!奶奶问他,我怎么淘气了?羊羊说,奶奶,你天天就知道干活。奶奶说我不干活谁干呢!羊羊说,奶奶,以后我帮你干活。说着就拿起了一块小抹布,要帮奶奶擦地。

这个小羊羊,嘴巴太会讲了。会讲话也好,做个暖心的娃同样重要。

关了灯,照例给羊羊讲个故事,因为最近在备梅兰芳学艺,对课文比较熟悉,所以顺势讲起来。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没有神儿,师傅说他不能唱戏。可梅兰芳想学唱戏的决心没有动摇。他每天勤学苦练,日子一长,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。羊羊突然发问,眼睛怎么说话呀?我解释,梅兰芳笑的时候,他的眼睛好像在说今天好开心呀。想试试看,羊羊有没有听懂我说的话,梅兰芳哭的时候,他的眼睛在说什么呀?羊羊马上回答,他在说我好孤单。心生感悟,备课时似乎从没想过在眼睛会说话这里做文章,可从羊羊的反应上来看,也许小朋友们真的会对这句话有疑问。原来生本课堂,在备课时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,他们会什么是不需要教的,他们对哪些语句不懂,用什么方法教,值得反复思考,并让这种思维模式成为一种习惯。